广东省高度重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2015年,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微企业上规模的指导意见》、《关于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的若干意见》;2016年3月18日,省政府转发省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关于2016年广东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转变政府职能的工作要点》中,将“加强扶持小微企业的制度建设”、“完成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开发并上线运行”等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3月21日,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财税政策、搞活金融市场、发展创业服务、建立创业创新平台等方式,实现创业便利化。省经信委、省财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联合印发《开展广东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掀起了全省“双创”热潮,进一步激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潜力和活力。 一、建设小微企业名录。2015年12月28日,在省工商局的具体负责下,广东省小微企业名录完成了前期的开发工作,与工商总局的平台贯通,正式上线运行,供公众免费查询。截止目前,四大主要内容板块中,“小微企业库”板块已导入了全系统小微企业相关资料并做到实时更新,已入库小微企业达到341.27万户;“扶持政策集中公示”板块已收集了中央、省、市出台的扶持政策规定;“申请扶持导航”板块已与工商总局同步。下一步,将依托工商总局“全国一张网”建设,搭建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平台,不断提高其应用覆盖面和使用率,真正发挥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功能作用。 二、综合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一是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由省发改委牵头,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并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目前,全省共有39.7万中小微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建成市级征信中心6个,县级征信中心52个。通过信用平台采集企业非银行信用信息,并通过银企融资对接平台为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政策咨询、融资辅导、供求对接等服务。其中,中山市建成社会征信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系统,累计为银行授信5445笔、金额1252.8亿元;江门市以“搭建融资平台+信用评级”为主线,为企业融资提供信息共享与增信服务,共有449家企业完成评级,获得贷款183亿元。二是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将小微企业所得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到户,并进一步优化网报流程。仅2015年,推动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实际惠及面达100%,共为7.9万户企业减免所得税4.35亿元、共为68.58万户次小微企业免征营业税9.76亿元,受到税务总局通报表扬。三是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由省金融办牵头,完善政府配套支持,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对提供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银行、担保、保险等机构给予贷款风险补偿。累计支持2104家(次)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总额180.65亿元。四是加强指导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建设。江门市作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力推进金融服务、小微准入、人才服务等12项改革。2015年,江门新发展市场主体4.5万户;新增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增长76.4%,达337亿元;市场主体总数首次突破25万。小微企业营业收入3051亿元,同比增长15.41%;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拥有授权专利数分别同比增长52.4%、204.14%。建设效果较为显着。 三、发挥个私协会作用服务小微企业。个私协会以商事登记改革为契机,创新服务工作方式,努力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省各级协会掀起宣传教育、学习培训的热潮;积极组织招商引资活动;大力服务企业用工需求。近2年,全省个私协会组织小微企业举办各类招商引资、展览展示活动95场次,举办各类招聘会125场次,解决就业2.6万人次。
广东省高度重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2015年,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微企业上规模的指导意见》、《关于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的若干意见》;2016年3月18日,省政府转发省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关于2016年广东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转变政府职能的工作要点》中,将“加强扶持小微企业的制度建设”、“完成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开发并上线运行”等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3月21日,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财税政策、搞活金融市场、发展创业服务、建立创业创新平台等方式,实现创业便利化。省经信委、省财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联合印发《开展广东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掀起了全省“双创”热潮,进一步激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潜力和活力。
一、建设小微企业名录。2015年12月28日,在省工商局的具体负责下,广东省小微企业名录完成了前期的开发工作,与工商总局的平台贯通,正式上线运行,供公众免费查询。截止目前,四大主要内容板块中,“小微企业库”板块已导入了全系统小微企业相关资料并做到实时更新,已入库小微企业达到341.27万户;“扶持政策集中公示”板块已收集了中央、省、市出台的扶持政策规定;“申请扶持导航”板块已与工商总局同步。下一步,将依托工商总局“全国一张网”建设,搭建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平台,不断提高其应用覆盖面和使用率,真正发挥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功能作用。
二、综合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一是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由省发改委牵头,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并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目前,全省共有39.7万中小微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建成市级征信中心6个,县级征信中心52个。通过信用平台采集企业非银行信用信息,并通过银企融资对接平台为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政策咨询、融资辅导、供求对接等服务。其中,中山市建成社会征信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系统,累计为银行授信5445笔、金额1252.8亿元;江门市以“搭建融资平台+信用评级”为主线,为企业融资提供信息共享与增信服务,共有449家企业完成评级,获得贷款183亿元。二是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将小微企业所得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到户,并进一步优化网报流程。仅2015年,推动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实际惠及面达100%,共为7.9万户企业减免所得税4.35亿元、共为68.58万户次小微企业免征营业税9.76亿元,受到税务总局通报表扬。三是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由省金融办牵头,完善政府配套支持,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对提供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银行、担保、保险等机构给予贷款风险补偿。累计支持2104家(次)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总额180.65亿元。四是加强指导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建设。江门市作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力推进金融服务、小微准入、人才服务等12项改革。2015年,江门新发展市场主体4.5万户;新增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增长76.4%,达337亿元;市场主体总数首次突破25万。小微企业营业收入3051亿元,同比增长15.41%;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拥有授权专利数分别同比增长52.4%、204.14%。建设效果较为显着。
三、发挥个私协会作用服务小微企业。个私协会以商事登记改革为契机,创新服务工作方式,努力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省各级协会掀起宣传教育、学习培训的热潮;积极组织招商引资活动;大力服务企业用工需求。近2年,全省个私协会组织小微企业举办各类招商引资、展览展示活动95场次,举办各类招聘会125场次,解决就业2.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