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10月19日电 题:贵州易地搬迁开啃扶贫“最硬骨头”7600个村寨集体“迁徙”
作者:王林成
“新房子有了,新工作有了,现在要努力工作,让生活更上一层楼”,这是36岁的罗小水搬入新家后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罗小水家住贵州省惠水县王佑镇火塘村,地处偏远深山,不但交通不便,还存在着地质灾害的隐患。去年6月,正在浙江打工的罗小平听说家乡发生了山体滑坡,放下手头工作便跑了回来,也就是那时罗小平下定决心要搬出大山,“不然外出打工都不能安心”。
今年4月5日,火塘村旁良组12户村民集体搬迁,罗小水一家随大伙搬入惠水县经济开发区易地扶贫安置点,不但住上了安全舒适的“小区房”,还在政府的帮助下办起了“移民平价超市”。
惠水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是典型的喀斯特盆地地貌,属滇黔桂集中连片石漠化贫困地区,现有贫困户15540户5101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十三五”期间,全县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684户15975人。
在贵州88个县中有66个贫困县,惠水只是其中的一例。作为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截至目前,贵州省有493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数量居中国第一位,当前,贵州的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关键阶段,容易脱贫的对象大都已经脱贫,剩下的都是最为难啃的“硬骨头”。
这些“硬骨头”要么是扶贫成本大于搬迁成本、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极度贫困地区,要么是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的地区,这些地区的住户少而分散,而且贫困发生率高,难以实现就地脱贫,易地搬迁对他们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十三五”时期,贵州将有13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告别大山,7600多个户数50户以下的极度贫困村寨将集体搬迁,从地图上“消失”。
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的贞丰县农村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十三五”时期,贞丰县对这些贫困村寨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将涉及125个行政村、718个自然村寨,其中115个自然村寨将整体搬迁。
搬的出还要留的住,贞丰县把四个安置点之一的者相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在文化创意产业园旁边,“为的就是能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者相镇党委副书记汪坡现场算了一笔账,以创意园里的昌盛墙纸编制基地为例,来工作的村民每周能拿550元,完全可以补贴家用。
位于贵州省东北边缘的松桃县拿出景区黄金地段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松桃县九江乡九龙湖安置点地处九龙湖景区,景区完全建成后每年可接纳游客800万人,为搬迁群众提供安保、后勤、卫生、景区服务等大量就业岗位。
从乌蒙山区的毕节到武陵山区的铜仁,从石漠化连片的黔北到少数民族聚居的黔南、黔东南、黔西南,整个贵州进行着一次“人口大迁徙”,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村寨从地图让“消失”而后以新的面貌“再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