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的好房子,如果你看到一套房子,忽然听到内心里咔哒一声,哦!
那么,这,就是你打开自家门的声音,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家了。
--蔡照明
(一)
当顶级、豪宅、奢华、尊贵,成为地产行业常用词的时候,我们被引领在一个个顶级形容词装修的房子里,目不暇接,不能自拔。
——这是一段无法省略的旅程。
全世界的设计师都来到中国,全世界的设计师都带着桂冠来到中国。
都好,都不错,都亮点突出,都有很多条理由等着你。
及至从都别墅出现在眼前时,我一时无法找到精确的语言去描述。
说它是最美的别墅,似乎会和龙湖混到一起;说它大师作品,似乎又会和绿城一个路子;甚至说它是综合指数最好的,都会稀释掉它的与众不同。
(二)
我一直想找个适合我生活的“容器”
把我的生活轻轻放进去,我不会感到它框架的坚硬,色彩的迷离,概念边界的束缚……
足够大?足够豪华?足够田园?足够异域?足够自然?
好像都还不够,因为最终,我是要找到一个可以盛放我的阅历和观念,我的才华和信仰,我的亲情和友情的容器。
就像明前的龙井一定要放在透明的玻璃杯里,用温水;陈年的普洱,要放在紫砂壶里,用沸水。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当时还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现在,我知道,这不是思考的结果,不是数理的推导,也不是审美的进化,更不是阶层的攀登。
是要由心来完成的。
在那一片屋里屋外的空间里,我的思考可以不受约束地发散,我的心灵可以不受打扰地漫步,我的情绪可以不受引导地蔓延,我的一切可以和这里界面友好地相处,自然发生,自由地成长……
一个新的我,出现——
我的心动了,我听到了,就是她了。
(三)
从拥挤的广州城出来,高楼林立的记忆渐渐被浓郁的森林覆盖。
从都与上述世界的距离,就是一盒旧时录音带的距离。所有的都市烦恼,都会像旧时的录音带一样,按下清洗键,用一段自然的交响,过滤掉所有的噪音。
当一个蓝色琉璃瓦屋顶的大门,响亮地出现在你的右手边时,高潮来临,不期而遇,突然心里怦怦一跳——皇家园林?名胜景点?一个神秘的世外桃园?
仿佛是得到事先的通知,路两旁的一棵棵大树,精神抖擞地迎接你,那一片蓝天青山也扯起巨大的画卷在正前方来迎接你,还有那山中特有的安静的声音和清香的气味,蜂拥上来包围你!
我是被这眼前的自然美景打动了的吗?
好像还不是,和壮阔的海景,美丽的田园相比,它也只是一个方向类型上的景致,美丽还是美丽,打动我的还有,掩映在这山水间一片起伏有致的蓝瓦屋顶,以及由这一切共同承载的东西,散步在这里的人。
这片天,似乎也被这一大片人造的景致所影响,一直保持着配搭的色调,蓝,或更明亮的蓝。
由天、山、树、房子、主人,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氛围,是她的氛围,是她的精神内涵,是她的气质,是她的灵魂勾引了我!
——我好像找了很多年。
(四)
我曾被建筑彻底打动过三次。
第一次是深圳的十七英里,第二次是日本贺滋县的MIHO, 第三次是从都。
十几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十七英里时,我还记得他的震撼,随着海风扑面而来。伫立在那个由盒子构造的几何空间里,(box,十几年前最流行的西方设计语言),我常常会开始不由衷的“哲学思考”,浩瀚,宽阔,彼岸,从有限到无限,我的脑袋被开动起来,每次去都有脑子被大自然洗过的感觉。后来发现,我去得越来越少。可能是他的尺度超越了我的生活阅历,它的场面大于我的心理接受,我好像被压迫着,占领着,绷紧着。最后我喜欢在狂风暴雨中独自一个人驱车抵达那里,去看自然的咆哮,体会内心世界的安静。我喜欢它,但它不属于我,它终于也成为我的一个资产,而不是家园。
(十七英里项目)
第二次是到日本看到MIHO,那是贝聿铭最为得意作品,用桃花源作为整个建筑的灵魂,你必须钻过一个山洞,仿佛“若有光”,然后才能豁然开朗,到达那片山里长出来的房子。这个人为的山洞,还有吊桥,目的是过滤掉你的所有都市残留,创造出来到一片新天新地的感觉。寻访桃花源,是人类永恒的梦境。但梦的感觉是不踏实,当我们一行人打着各种颜色的伞进去时,被要求换上他们的红伞,因为花花绿绿的伞会破坏桃花源的意境。我立马意识到,在这里,每个人必须演,于是你离真实的自己就越来越远了。你和自然的合体,就会发生排异反应。最终,那里只能成为别人的,或者是梦境的展览。
(MIHO项目)
这一次,是我的心灵被打动。
正是有了以上这些阅历和居住经历,我懂了什么是好房子,我被打动,才会在更深层,深入心灵。
一个适合自己的房子,她可以:和你相互提醒,互相滋养,关系亲切,共同成长。
从风格的好奇,到自然的追寻,再到文化的导引,
从身体的愉悦,到视野的扩阔,再到心灵的契合,
从模仿西方,到引进东方,再到没有东西方的原创,
我走过了人居的不惑之年。
这是一次奇妙的人居旅程,是一次价值观导向的商业探险,当然也是一次必然的邂逅。
(五)
从都的出现,的确于我是个不折不扣的震撼!
倒不是因为我同是一位地产开发商,震撼于从都老板投下80亿的配套,震撼于各种服务配套都往绝版里去打造,我想了想,各种震撼可以简单概括为这样的一句话:
在这样的时代,出现这样的房子!
这是什么时代?
如果在十年之前你一定会觉得从都老板周博士“匪夷所思”,会投这么多的钱,把房子建在这个地方。
首先看看这是个什么地方?
从都位于从化凤凰山下,从化是著名的温泉度假区。
但今天,当我们打开珠三角版图,再看时,发现,这个原来偏隅一方的国家风景区已经“飘移”到了我们大都市的后花园位置。
这样的飘移,是由三个方面的合力导致:大国崛起,城市群崛起,生活意识崛起。
随着国力的强大,各种基础设施的投入,使中国的交通版图正在发生一个历史性的巨变,原来感觉远的地方,现在已经近在眼前了,一小时城市圈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把行政区重新划分。比如从都到广州天河的距离,和广州天河到番禺的距离等同,都在40分钟生活圈。我们已经习惯于用时间来丈量距离,而不是纯粹的公里数了。再一个就是城市群的崛起,中国三大城市群已经规划完毕,在每个城市群中,都有相应的高端度假生活区定位,就像北戴河之于北京 。一方面经济、交通在把这些地理位置拉近,另一方面生活观念也在从另一个方向把二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一种远离大城市,贴近大自然的生活理念正在崛起;从都所在的从化就是处在这样的一个崛起的界面上:都市与自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圈与世界上最好的自然区的双重贴近。
这样大的背景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国崛起宏伟气象下,一个位处于珠三角一小时生活版图里,一处对接一个时代的精神家园所在。所以它不再是大山深处的一个偏远地方,而是可以通达都市的心灵秘境。
自然而然,这里也成了对接国际的一个地方,所以像一带一路这样的重磅会议也都选在那里,国外的元首来访,也在这里,只有这里才拿得出手,和世界级的要人做生活的对接。
这就是我们身处的大时代。
我和周博士聊过,他说,他走遍世界各地,感觉随着大国的崛起,中国走上世界的舞台中央,中国领袖和世界领袖们的交往越来越频密,类似于国宾馆似的庄重场所,已经不能满足领袖们轻松社交的需要,于是类似戴维营的“庄园社交”开始在中国酝酿。同样中国的企业家也将站在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央,也都需要一个这样的地方,来盛放自己的观念和亲情、友情,来彰显自己的丰富人生。
从都,就是这样的一个所在。
有了这样的高规格定位,所以在原创这些房子时,就是要拿出全世界最好的设计思路,是超越了东方、西方的设计观念束缚的,就是要根据这里的文化特征,这里的山、水,地形、气候,融合起来设计,这样的理念下,出来就是这样的房子。
说的风轻云淡,其实是一场风雨过后见彩虹。
内行的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一次商业冒险。在房地产界有一些基本的规律,比如你建房子要考虑周边房价的影响,从化当地是个什么水平呀?比如一般是酒店配套少房子多,才能收回建筑成本,而从都可售的房子仅占20%不到,二八比是倒过来的,80个亿的投资,80%是不出售的配套。所以当周博士要在这样的地方建这样的房子时,是多么大的阻力,他应该听够了不少营销专家反对的话,所以先不声张,埋头在那里建,直到八年后建出一个完整的从都。
另外,从建筑风格上,也是一次大胆的跨越。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明显有这三个建筑风格的分水岭,没有人可以跨越:早期的“模仿西方,欧陆风盛行”;现在的“引进西方,现代大师遍地”;而“没有东西方分野,原创超越”的还是真正的第一次。
在别人看来是冒险,但周博士之所以敢于这样跨越,其实是其理念背后的一种文化自觉和自信。
大国崛起,不再是一个神话,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一定会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这样的文化一定是根植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土地、我们的人民,是一个没有东西方壁垒的文化。
开发商侨鑫的特点就是,遍走世界,站在世界的高点上来做国内的建筑,所以他们的每一个作品,都有横空出世的感觉,从汇景新城,到汇悦台,都能引领一段潮流。比如他们对岭南建筑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他们看来,岭南建筑居不仅是简单的骑楼围屋陈家祠,而是呼应当地气候、自然,以及中国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背景下,呼应人的文化需求。从都别墅从选择的形制、调性到里面的花境园林,都有着深厚的美学积淀,关于自然和人的关系,建筑物的序列关系,和人的对应关系,他们的审美、价值观都反映在这里。而对于现代居住理念的理解他们又有着更独到的认识,现代人又是在一个开放格局下的社会人,越是社会的开放,越是要求自我的领域;而这种领域感,是从感官的体验,到心理体验,再到文化体验,这是个必然的跃升,这样的理解之后,才选择在这里进行这样的原创。
(中国十大豪宅社区——汇景新城)
(中国最好的房子——侨鑫·汇悦台)
当然更深层的逻辑是,他们看到了隐藏在建筑符号背后的更宏阔的文化意义,在这样一个大国崛起、大开放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重新回到社会心灵层面,人居浪潮开始平静回归家园本质,在这样的情况下,从都选择走在了以上不同风格的前面。
这样的原创,当然是没有其他开发商可以接受的,于是这又成了我们业内说的“开发商做不出来的楼盘”,也由此导致了她作为一个作品的纯粹性和完整性,也将是唯一性。
没有这样的国际视野,就不会有现在的文化自觉;
没有对本土文化和国际文化的双重了解,也不会有这样的文化自信。
——就这样,在一个藏在深山人未知的茂林深处,完成了一次代表中国建筑与世界对话的原创。
——震撼正来自于此!
(六)
那天,我去时,碰巧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住在那里,在林荫道的草坪上,远远地,我们互相点头致意,都没有去打扰对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