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2日下午3点56分,在广州市反诈中心,值班民警小江面前的电话铃响起,一名年轻男士报警称刚刚遭遇网络诈骗。
“请告诉我您的账户号,对方的账户名和号码。”小江头戴耳机,一边听对方讲述事件经过,一边询问并迅速地在电脑前操作。
接电话、询问情况、快速处置、拦截资金……这是小江和同事们工作的日常。3月2日元宵节当天,记者走进广州市反诈中心,担任起“临时警官”,亲身体验反诈民警工作。
走进位于广州市公安局的广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有几家“迷你银行”,在整齐划一的格子间中,进驻反诈中心的银行职员每天在争分夺秒工作,对涉嫌诈骗的银行账户进行拦截止付。墙上的大屏幕上,还显示广州全市的电诈警情分布图,当日警情数量、涉案银行卡数量及成功拦截处置数量等信息实时滚动变化。
当天下午3点,记者坐在接处警工作台前,与民警一起接起电话。没过多久电话铃就响了起来。打电话的是一名女士,语气中透露着焦急。原来,她本想在一家借贷公司贷款,但该公司工作人员与其商定的利息高于合同中的规定,女士担心自己遇到诈骗,于是报警询问。
值班民警告诉女士,首先要明确拒绝对方要求,同时注意保存通话记录、合同等作为证据,若遇到问题可拨打12348热线向司法部门求助。“除了报案,我们每天接到的电话中有不少来自群众的咨询和求助。”广州市反诈中心负责人李维宏说,反诈中心平均每天接到200至250通电话,第一时间为群众排忧解难。
下午4点10分,电话又响了起来。“我的女儿被骗了25万,警察同志请帮帮我们!”一位母亲的声音里带着哭腔。事情发生在去年9月底,该女士的女儿接到自称“公检法”部门的电话,威胁其涉嫌金融诈骗,为证明无罪需要其汇款至所谓“安全账户”,女儿瞒着母亲开通账户汇款,直到不久前才发现被骗。值班民警立刻询问对方的相关个人信息和汇款账号,并将信息实时传送给资金处置组的民警。经过查询,该涉嫌诈骗的账号已在去年底被冻结,反诈中心立即指令女士所在辖区派出所民警进行后续跟进。
据李维宏介绍,广州市反诈中心实行数据共享、联合办公机制。各大银行、运营商,以及广州市公安局指挥、网警、刑警等专业警种,正式派员进驻反诈中心合署办公,通过对“110”反诈系统进行优化,反诈中心还研发了广州反诈联动平台,实现了警情信息在进驻的各警种、银行、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协同处置,提高了处置效率。
除了日常接处警情,反诈中心还利用数据平台分析涉嫌诈骗的电话号码,并对潜在被骗群众通过短信和电话方式实时预警。
“我们给事主打电话,有时他们不愿意接听,很有可能已被骗子洗脑。”李维宏说,反诈中心平均每天拨打300余人的电话进行一对一预警,单日最高峰近1100人。“每个事主至少要拨打两三次,如果对方还不相信就要上门劝阻。”
去年夏天,一位老人疑似被冒充“公检法”部门诈骗,反诈中心的民警发送多条警示短信、连续拨打多个电话都无人接听,无奈之下只能指令民警上门劝阻。反诈中心民警和辖区派出所民警一起,连续几天拜访,终于在第三天敲开了老人家的门。经过耐心劝说,终于让老人醒悟过来,为其挽回268万元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