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帮我写张病假证明吧!”不少医生都曾遇到类似被要求开病假单的场景,殊不知,一不小心就会遭遇法律风险。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由深圳市卫计委推出以案例为重点的普法活动“医案说法”沙龙举行。在现场,医生因开休假单被停职两月的案例,引起了专家及在场医生的热烈讨论,各方立场不一。专家表示,目前没有相关法律和规范文件对于某种疾病的休假、请假时间长短有明确建议,主要还是依据医生职业经验判断。
医生为患者开多长的病假,通常会根据疾病的轻重、恢复所需时间、病情对工作的影响程度等因素,作出综合判断。但也不可否认,在确定具体的病休天数时,医生具有很大的决定权,同样一位患者,医生既可以开较长的病假时间,也可以开很短的病假时间,且看上去也都正当合理。多数情况下,医生开病假单全凭个人经验甚至仅凭自觉,成了一个良心活。
医生在这方面的自由裁量权较大,会存在不少弊端。比如,容易导致病假天数不符合病情所需,有的患者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有的又存在过度休假现象。更重要的是,医生还可能开“人情假”,甚至借开证明的权力谋取私利。因此,医生的这个权力应该得到限制。
在报道所述的案例当中,医生之所以为患者开具长达一年的病假,并非因为病情所需,而是出于患者的压力,是换取患者出院的一个交换条件。由于病假问题关系到保险理赔,和职工权益保障等诸多法律问题,因此,由立法机构出台细则指引,用法律条文约束医生的这项权力,应是解决相关问题的一个良策。更何况医生借此寻租等非法行为,也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加以约束。
当然,也要看到,单纯靠法律也不能根治相关问题。因为,法律条文制定得太粗,医生仍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制定太细,又会对技术形成干扰。法律只解决明显不合理的问题,医生可以做到在不违反法规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手段的掩饰,让不合理的病假单看不出毛病。在上述案件中,医生若将一年的假期分成几次,且每次都在病历上编造一个技术理由,他也许就可以规避法律风险。
可见,规范医生开病假单行为,除了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更需要医疗技术规范以及临床路径管理等技术手段,且在监管方面,应以内部的技术监管为主,只有懂行者才能看出猫腻并切中要害。因此不妨将每种疾病的临床路径设计,从院内诊疗环节延伸到开具病假单这个院外环节,也不妨针对病假单展开点评,就像针对用药合理性展开处方点评一样,以医生开具病假单的情况进行抽查和内部公示,并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合理性评价,这样的管理措施与法规相结合,才不会被医生轻易绕过。
◎罗志华 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