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梅州女子脸上长出橄榄大小的“疙瘩”,12年后变肿瘤

半张脸被肿瘤盘踞,是什么滋味?31岁的梅州姑娘小霞(化名)有苦难言。由于12年前没有及时治疗一颗橄榄大小的“疙瘩”,如今她的脸被渐渐长大的肿瘤撑得变形,不仅严重影响正常饮食、发音和听力,还因反复大出血,严重威胁生命。

昨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获悉,小霞已于近日在该院接受手术。经过14个小时的鏖战,该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廖贵清教授团队克服诸多困难,最终完整地切除了这颗直径十厘米的恶性肿瘤,并为小霞补好了被肿瘤挤塌陷的半边脸和眼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李敏盈、梁剑芳

12年前,只有19岁的小霞无意中发现,上腭部长出一个橄榄大小的肿块。在老家求医时,医院活检提示她患上了“上腭癌肿”。由于担心手术毁容,且家中父亲身患重病,小霞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没想到,12年间,肿瘤渐渐增大,小霞不仅脸部变形,还曾因两次肿瘤大出血至休克,被送到当地医院抢救,幸好被救了回来。

由于身体被肿瘤吸取大量养分,小霞骨瘦如柴,血色素仅为正常人的一半。从去年8月开始,肿瘤加速膨胀,占据了小霞面部的“半壁江山”。检查显示,肿瘤的“势力范围”上至颅底,下至上唇,内至对侧上颌骨,外至耳屏,小霞不仅无法正常吃饭、说话,听力也受到影响。最近3个月,小霞又出现了7次鼻腔出血,其中3次为大出血紧急抢救,再不做手术的话,就来不及了。

3月2日,小霞及家人连夜赶来广州,向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廖贵清教授紧急求助。经手术活检确认,小霞所患的是“中-高分化的黏液表皮样癌”,从病理分型来看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考虑到肿瘤已侵犯颅底,有进一步突入大脑的风险,并且小霞已经多次肿瘤大出血,命悬一线,必须尽快手术。手术的难度很大。“肿瘤的体积巨大,前、中颅底的骨质遭到破坏,简直像鸡蛋壳一般脆弱。”廖贵清表示,肿瘤已侵犯到颈内动脉、海绵窦等重要结构,手术稍有差池就会损伤大脑。

3月15日,手术开始。廖贵清教授主刀,为她切除了盘踞在双侧颅底、上颌、翼腭窝的肿瘤,切除的肿瘤直径接近10厘米。术中,小霞几乎全身换了一次血。参与手术的医生不停地在手术室和检验科来回跑,拿血、输血、查血三个程序不断循环,来来回回跑了20多次,这次手术简直像参加赛跑比赛。

经过10多位医护人员14个小时的努力,困扰小霞12年的肿瘤被完整切除。廖贵清教授团队还利用钛网为小霞填充了变形的眼眶眶底,并移植左股前外侧皮瓣对切除肿瘤后的面部塌陷进行了填充。小霞不仅保住了生命,彻底解决了大出血的风险,面部也基本恢复正常。

新闻知多D

黏液表皮样癌是唾液腺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发生于腮腺者居多,其次是腭部小唾液腺和下颌下腺,也可发生于其他小唾液腺,特别是磨牙后腺。一旦发现以上地方出现肿块,建议及时就医。根据黏液细胞的比例、细胞分化、有丝分裂象的多少以及肿瘤的生长方式,可以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三类。前者是低度恶性肿瘤,也比较常见,患者术后生存率较高。后者是高度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易复发。手术是治疗黏液表皮样癌的主要方式,鉴于高低分化情况不一,病理分级是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粤ICP备15008043号-2
免责声明
番禺工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