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道夫”缘何“围剿”不尽? 湛江赤坎水库连续4年“剿杀” 仍有超过七万斤存活)
工作人员在清理“清道夫”鱼。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关家玉
嘴如鲶鱼,身长鳞甲,鳍如铁扇,身长花纹,这种长相怪异、被称为“清道夫”的鱼本来是清理鱼缸内杂物的好帮手,但在湛江市赤坎水库内,它却泛滥成灾!昨日,赤坎水库管理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4年来,管理所已无数次对之进行“剿杀”,每年“剿杀”的数量在10万斤左右,但屡剿不绝。至今水库内仍生活着的“清道夫”鱼,保守估计至少也超过7万斤,它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还严重威胁水库坝体安全。
“清道夫”鱼破坏生态毁堤坝
前日上午,记者在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赤坎水库看到,工作人员正围捕这些“水中屠夫”。他们先是用大网将鱼赶到岸边,然后再打捞上岸。大网刚收上来,整个网内黑压压一片,全是这种怪鱼。怪鱼身上有黑与淡绿相间的花纹,每条长约20厘米,共有6个鱼鳍,脊背上布满了一道道的小刺,如同人的汗毛一般。只要怪鱼一用力,这后背的刺就会竖起来,刺得手生疼。
据前期调查,经连续4年清理后,水库内的“清道夫”鱼虽有所减少,但目前库内至少仍生活着六七万斤“清道夫”鱼。“这种鱼无法食用,放鱼缸清理杂物又太大了。原来还有人粉碎后做饲料,结果鱼太硬把机器搞坏了。”一位工作人员说,现在唯一的处理办法就是填埋。
水库管理所负责人说,“清道夫”鱼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以青苔等碎屑和其他鱼类的粪便为食,因此,有观赏鱼的人家往往在水族箱中配养此鱼,用于清理其他鱼排泄出来的粪便和食物残渣,以净化水质。然而,“清道夫”鱼还会吃鱼卵,一天最多可吃3000至5000粒鱼卵,还会吃小鱼苗,而且繁殖能力强,生命力旺盛,可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因此,我省已经将这种鱼列为有害外来入侵物种。
除此之外,“清道夫”鱼还严重威胁着水库坝体的安全。“大坝底下有一个个小洞,都是这种鱼的杰作,再不治理,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该负责人说。
连续四年“围剿”效果甚微
如此多的“清道夫”鱼,到底是从哪来的?管理所何所长分析说,最初应该是部分市民放生到水库中的。由于这种鱼在国内没有天敌,加之生命力旺盛,繁殖能力强,逐渐成为水库的一大公害。
瑞云湖公园一保安也证实了这一猜测。他说,瑞云湖公园建成后,每逢初一十五,都有不少人来水库放生。“市民放生都是出于好心,放生本地物种还好一点,如果放生的是外来物种,不管放生动物是否能成活,最终的结果都不好。”何所长说,如果放生的外来物种适应能力强,存活下来,势必会破坏本地固有的生物链,“也有一些动物,因为适应了人工饲养,一旦放归山林,反而会因为不适应野外环境而死亡,这反而成了杀生”。
对于“清道夫”鱼泛滥成灾,赤坎水库管理所也想尽了办法。“从2015年开始,我们每年都进行多次大规模的清理行动,每年捕杀的‘清道夫’鱼约达10万斤,然而,这些措施却是治标不治本。”该负责人估计,今年水库仍有这种怪鱼6到7万斤。“如果市民有好的建议,也可以向我们反映,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办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