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魏忠贤与明末的财税政策

魏忠贤与明末的财税政策

 

说起魏忠贤,人们马上会想起那个党同伐异、残忍歹毒的太监头子,在历来的小说和电影中,都是有名的反派人物,魏忠贤乱政系列小说主要包括《警世阴阳梦》、《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皇明中兴圣烈传》、《梼杌闲评》和《樵史通俗演义》五部小说。而近期的《绣春刀》系列电影则是把魏忠贤的阴险狡诈唯利是图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个太监头子,可真不简单,能在明朝历史中占据一席之位,说明了其还是有一定的能耐。据《明史》记载,明熹宗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由校在生命最后时刻对魏忠贤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固然有个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在惰政懒政期间,已是乱摊子的国家还能正常维持下去,这与东林党人整体清高务虚,整日喋喋不休,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相比,魏忠贤在处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决,特别是在财税方面有着比较前瞻务实的意识。

 

明末的财税政策

一个朝代的财政状况是一个当朝政局的晴雨表。谈到明亡,有着诸多的原因,比如气候的变化,“小冰河期”的到来,导致寒冬延长,加之水患、蝗虫成灾,腐败的官僚体系,外来的势力入侵和内部的流民起义等。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明末的财税政策。在田赋之外加征“三饷”,成了引爆动乱的导火索。然而明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萌发、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多,农业、手工业的生产力都有所提高。明朝全国的经济规模应该是很大的,不至于朝政枯竭到要连加“三饷”来填充的。然而,本应饱满的国库的的确确的是空空如许,这不得不从明朝的税赋制度谈起。

田赋制度是明朝最主要的税收制度。明王朝建立初期就面临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困境, 百废待兴。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农业生产,在人口普查和清丈土地的基础上,编制了赋税黄册和鱼鳞图册,形成了一套严密、系统、较完善的户口、赋役和土地管理制度, 刺激了全国田赋粮不断得到增加, 如洪武 14(1381 ) 2610. 5 万石, 至洪武 26 (1393 ) 已达到 3278. 98万石。 明朝的耕地分为官田与民田, 官田约占全部土地的 1/7, 专指由无地少地的农民佃种的土地;民田则绝大多数为地主官僚所占有。 田赋也分两税, 按田亩计征夏税与秋税。 具体税率为: 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一勺=1/10), 民田减两升, 为三升三合五勺。 民田税轻, 实际上于大地主有利,而对佃种官田的农民不利。 这就使得穷者愈穷, 富者愈富, 加大了两极分化, 激化了社会矛盾。万历六年,张居正推行改革,在财政上推行一条鞭法,基本内容是变赋役并征合二为一,计亩征银,以银带役,扩大货币征收范围,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和劳动力商品化。

工商税制则是明朝次要的税收制度。 明朝对盐和茶等实行专卖制。明朝盐专卖主要有三种制度,第一种是开征法:即招募商人输粮于边境,由官府给盐运销。第二种是计口配盐法:令民纳米供军需,官给盐做补偿。第三种是仓盐折价法:官府不再收盐,只令盐商将应纳盐课,按引纳银,商人则直接向盐场购盐,收购运销全归商办,这就是商专卖制。明代茶税,有官茶,商茶,皆贮边易马,官茶间征课钞,商茶输课,大致如盐制。除了盐税和茶税, 明朝的工商税种还有很多, 如门摊税、 钞关税、 渔税、 海关税等。

 

魏忠贤的举措

明朝的财政支出,明王朝自万历后期张居正死后, 财政状况就已经很难扭转, 到天启年间, 朝廷的财政更加恶化。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 经济都已经到了崩溃的地步,随着辽东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军费开支也越来越大。为了摆脱困境, 朝廷只能加征税收,早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就加征乐辽饷,主要用于辽东的军事需要。到四十八年止,全国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计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二两。天启时,并征及榷关行盐及其他杂项银两。

即便这样,仍不能满足朝廷的正常支出需求,对此魏忠贤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不再增加田赋。据史载,魏忠贤出身于市井无赖,父母为街头杂耍艺人或小手工业者,好赌成性,曾卖掉自己的女儿作为赌债。从其来自基层来看,比起来自官僚地主商人的东林党来说,更了解基层,更明白基层百姓的疾苦,因此在其执政的几年里,田赋基本没有增加。

二是坚定地延续了万历的矿监政策。尽管在万历时期,对金银所求十分迫切,矿政杂乱,以宦官为矿监,又有盐监、珠监,一时矿监满天飞,所到之处,无市不税,无矿不输,过度的压榨,造成民变,所入收入不及计划的十分之一。因此东林党终于在万历后第一次把持了朝政,于泰昌皇帝时废除了各项工商税收。魏忠贤执政后,派出太监,极力向工商业征税,使帝国不至于被财政拖垮。

三是继续坚持延续万历时的海禁政策。海路对船征收,称“水饷”,陆路对货征收,称“陆饷”,每年增收数目未有统计。但据史载,明末福建地方军阀郑芝龙征税:“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自筑城安平镇”;“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内客外商,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二十倍之利,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由此看来,这方面的税收应该是不少的。

 

崇祯时期税收政策的调整

崇祯即位后,杀了魏忠贤,在东林党人的鼓动下调整了税收政策。先免除了仅浙江一省在万历、天启年间每年可以征收到20万两白银"地茶税"又废除在万历40年间每年可征收到400万两白银的"海关税"还有丝绢税等等。 废除了这些工商业税费后根据《明朝那些事儿》的数据,崇祯皇帝管理的明政府的每年收入不过400万两白银而仅军费一年的开销就有500万两,入不敷出。 于是崇祯开始加大农业税的征收力度。而明朝的赋役减免办法,优厚官吏和士大夫,有免田赋土地达二三千亩,因此农民得负担大大加重,最终农民起义成为压倒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领会到天启皇帝临终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幡然醒悟的同时,无力回天的崇祯在精神上彻底崩溃了。收葬魏忠贤遗骸,既是他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也是对自己17年执政生涯的全盘否定。

崇祯一生勤政,最后终是落得自尽的下场。毛主席对其也做过一个十分准确的评价:“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可他面对那样一个乱摊子,只好哭天抹泪的去了呦。”

 

反思

 事实上明朝并非因为财政税收过度而灭亡,恰恰是因为财政能力过弱而灭亡。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味的照着以往的财税政策,或被一些利益集团绑架而免除相关税收,这造成明朝的财政能力十分虚弱,每次政府要发动一场战争,就会造成财政十分虚弱的后果。所以明朝的财政政策实际上对于中国历史影响非常大。

反思一:财税政策不能与实践相背离,这里姑且不谈魏忠贤的人品或为政如何,就从税收开源这方面来说,他敏锐的了解基层情况,从大局出发,从实际出发,作出了较为正确的判断,重新延续了万历时期的工商业税,并积极采取了措施,使得大明王朝得以苟延残喘。而反观崇祯帝,连年农业灾荒,又有满族外患,就必须考虑政府收入、结构的调整和持续增长问题以筹措军费。而不是沽名钓誉,裁撤工商税和海禁,并一味加大农业税的征收力度,这让今人不得不反思。

反思二:财税政策必须摒弃人治思路。崇祯皇帝之所以免除工商业税,其实也是政治斗争的需要。打倒魏忠贤,就必须否定他的一切,当然,这里面也有东林党人的支持,但是对一项财税政策随意进行变更,尽管这在封建时代很盛行,但人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以张居正之雄才大略和精明能干,尚且无法对明朝的财政进行彻底改革,很大程度是因为他无法通过正式的制度来重构财政制度,因为明朝的政治结构不允许他这么做。这也是值得当今所深思的。

粤ICP备15008043号-2
免责声明
番禺工商注册